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手机应用很有可能窃取用户的姓名、联系方式、地址乃至手机ID号码,并将这些个人信息传送给广告公司或第三方机构,更糟糕的是,用户几乎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抽样调查了市场上的101款iPhone、Android手机应用,发现其中有56款应用(游戏邦注:包括《Angry Birds》、《Bejeweled》、《Paper Toss》等游戏),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手机ID传送给第三方;有47款应用会泄露用户的地址、年龄、性别等个人信息。
尽管移动、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在线信息跟踪已经不是什么鲜事,但该报的调查结果仍然令人震惊——-手机用户不但对个人信息外泄的情况一无所知(这些应用通常也没有附带什么稳私政策说明),即便是知道了也无济于事,大家几乎无法从中脱身。
据游戏邦了解,著名的手机音乐应用Pandora的iPhone、Android版本,都在向广告网站传送用户的年龄、性别、地址和手机ID等信息;热门文字编辑应用TextPlus 4,曾向8家公司传送用户ID号码,向2家机构泄露了用户的地址和其他个人数据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还指出,iPhone应用比Android应用更容易对外泄露用户隐私,但不能肯定这两个平台的其他上千款应用是否也都存在这种问题。
据称在这些用户信息中,最频繁外泄的就是手机ID号码。据移动广告服务公司Mobclix联合创始人Vishal Gurbaxani所称,手机ID是最有价值的信息,换句话说,它是跟踪用户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的最有力工具。
用户可以自由修改其他个人信息,却无法清除或者更改手机ID,这一点为广告公司创造了极大的便利。用了这些手机ID号码,广告公司就很容易查看用户下载的应用类型、使用频率、使用时长等情况。
苹果和谷歌不但各自拥有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,而且还分别掌握了iAd和AdMob这两个移动广告服务平台,虽然手机应用泄露隐私可能有损iPhone、Android平台的安全性,但iAd和AdMob反馈的用户信息仍然令两个母公司受益无穷。
不幸的是,大多数用户除了彻底删除整个热门应用,否则根本无法保证个人信息不被窃取。许多移动广告公司允许用户退出互联网追踪系统,但手机应用却并不支持这种功能。广告公司Jumptap甚至辩称,iPhone用户如果把自己的手机ID通过电邮发送给他们,就可以自动退出应用追踪系统。苹果也宣称,iAd支持用户摆脱应用数据追踪的干扰(但并不能保证iTunes数据的安全性)。
虽然手机应用外泄用户数据已成难以挽回的事实,但用户和相关管理部门可要提高警惕了,不能让这种势态继续恶劣下去。希望在本文见报后,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尽快采取行动,让今后的手机应用在采集用户数据时提高透明度,扩大人们的知情权。
责任编辑:青岚
手机用户
用户信息外泄
1.75亿 | 未成年网民1.75亿 未成年互联网普及率达93.1% |
692.59亿 | 拼多多市值超京东 拼多多总市值约692.59亿美元 |
2倍 | 任天堂1至3月利润暴涨2倍 动物森友会创销售记录 |
9.56亿 | 动视暴雪发布Q1财报:微交易收入9.56亿美元 |